·开栏语·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是一项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也是科右中旗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科右中旗的乡村如何发展?乡村“五大振兴”如何落实?各苏木镇、各嘎查如何砥砺奋进?从今天起,科右中旗融媒体中心推出《这苏木那嘎查》专栏,记者将深入全旗各苏木镇、嘎查,走进田间地头,聚焦“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用图文、VLOG、短视频记录所见所闻,以新视角“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带您一起发现乡村振兴之美之乐,聆听乡村振兴的厚实足音,分享我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涌现出的动人故事。
6月骄阳当空,巴仁哲里木镇宝日根嘎查中药材种植户郝金财正穿梭庭院之中,精心照料着一株株看似普通的植物,而这些可都是他的“金疙瘩”。
郝金财进行除草 。
巴仁哲里木镇宝日根嘎查位于科右中旗西北部,这里光照充足、土地肥沃、水质无污染,是野生药材的“天堂”,而且宝日根嘎查山里芍药等野生药材品质佳,在周边颇有名气。看到种药材效益好,5年前,郝金财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自家庭院里种植2亩牛膝,没想到,投入不到100元的牛膝当年卖了7000元。
从此,郝金财走上了专业种植道路。为种出高品质的药材,他积极探索,还在科右中旗老科协的带领下,前往赤峰等地学习药材种植技术。2019年,郝金财又尝试种植2亩防风,当年防风收入达到13000元。庭院“方寸地”变成了“增收园”,这让郝金财真正看到了“一亩园、十亩田”的发展前景。
苍术长势喜人。
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日益成熟,加上药材价格持续走高,郝金财不再束手束脚,哪有抛荒地,他就去争取流转。今年,他将种植面积扩大到70亩,种植芍药、防风、苍术等药材。
“我以前都是上山挖药材,最近几年我开始在院子里种药材,种药材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收入还挺高。我今年承包了70亩地种药材,打算卖籽和苗,收入预计能达到十万多元,明年连根一起挖着卖,收入能达到百十来万。”郝金财告诉记者,这些药材主要销往河北省安国市、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牛家营子镇等药材集散地,苍术籽每公斤能卖到480元。
郝金财的庭院成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
郝金财种植药材的事儿,很快传遍巴仁哲里木镇及周边苏木镇,也打开了不少人的致富思路。现在他成了中药材种植的“土专家”,种植户们遇到问题都会来问他,目前,已辐射带动巴仁哲里木镇及周边苏木镇种植户150余户,还成为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点。
“巴仁哲里木镇药材种植户有20余户,种植面积1000余亩,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旗老科协,邀请专家为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把庭院经济搞起来。”巴仁哲里木镇老科协常务副会长白百顺说道。
巴仁哲里木镇老科协分会中药材种植科技示范点航拍图。
近年来,科右中旗紧紧抓住兴安盟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链发展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地理区位、气候条件、药材资源等方面优势,推动中药材产业科学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如今,在科右中旗像郝金财这样的中药材种植户已经发展到200余户,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逐年加大,种植户的纯收入也在不断提升。
融媒体中心记者:麦丽苏 张泽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