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多措并举,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确保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进入五月,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各类植被开始发芽生长,这个时节也是榆紫叶甲病虫害高发时期。榆紫叶甲又叫榆紫金花虫,是鞘翅目叶甲科的昆虫,也是榆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常将新发叶食光,严重影响榆树的生长、发育。
为进一步加大对境内天然林的保护力度,发挥天然林生态效益,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认真贯彻执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全面打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歼灭战”。
在兴安盟森防站、旗林业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对发生虫灾非重点地区进行人工作业,通过利用承载式高压喷雾和人工喷洒形式,对保护区境内榆树等天然林进行无公害防治,重点对树干、枝叶上的榆紫叶甲昆虫进行消杀。同时,对发生虫灾重点地区进行飞防作业,利用直升机喷洒药剂对保护区境内榆树等天然林进行无公害防治。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益林办公室主任高建军说:“今年科尔沁保护区首次采用飞机作业的方式,对境内的天然林进行无公害防治,防治范围广、防治速度快、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据悉,此次防治共投入直升机1架,单架次可携带100公斤药剂,每次作业10分钟,直升机作业30架次,完成作业面积2.26万亩。无公害防治效果明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大大降低蒙古黄榆、家榆等天然林遭受病虫害的侵袭程度,及时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天然榆树健康生长。
通讯员:张德宇
融媒体中心记者: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