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兴安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所属兴安盟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挂牌建立兴安盟民间文艺创作示范基地,兴安盟文联主席包立群、旗人大常委会主任白晶莹共同为基地揭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旗人大常委会主任、蒙古族刺绣产业带头人白晶莹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总体要求,立足本地实际,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途径,以蒙古族刺绣文化产业为抓手,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旗委、政府的支持下,通过积极组织协调,先后扶持成立沃尔墩刺绣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图什业图民族手工艺协会、大学生创业就业扶贫服务协会,并建立能同时容纳1000人开展培训的蒙古族刺绣培训基地和刺绣扶贫车间,组织带动2.1万农牧民参与到刺绣产业,其中包括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培养出一级绣工1300人,二级绣工5000人,三级绣工8000人,有力推动蒙古族刺绣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带领农牧民群众开拓出一条“居家就业、巧手致富”的脱贫致富新路子,对保护、传承和弘扬蒙古族刺绣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悉,兴安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所属兴安盟民间文艺家协会在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车间挂牌建立兴安盟民间文艺创作示范基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关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基地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发展与创新工作,为全盟民间文艺“高原”向民间文艺“高峰”迈进发挥积极作用。
融媒体中心记者:图雅 包艺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