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对生儿育女极为关心。分娩前做必要的准备,分娩时请年高而富有接生经验的妇女为之助产。分娩后,用洁净的剪子割断婴儿脐带,用白布扎缚,并用温水为婴儿洗涤后用棉被包好。产褥等污秽物要扔到离家很远的地方。若婴儿是男孩,就把脐带深埋在屋内,用榆树条制成弯弓,上缚缀有红布的3只箭,挂在外屋门一侧,标志着生了男孩,又象征期望孩子成为善骑射之英雄;是女孩,挂红布1条,象征吉祥。孩子满月,设盛宴大飨亲友,以示庆贺,亲友赠送礼品,所赠礼品中,唯外祖母的最重。如逢冬季,送各种讲究的裘衣;夏季,多为绸缎布匹,还有送牛、羊、骏马者。
婴儿襁褓时期,睡摇车。摇车一般用山顶木制做。山顶木木质坚硬,年久为古铜色。摇车外侧旁雕刻积木做成,头脚两端底部呈半月形,便于摇晃,内铺充荞麦皮的白布袋,通称“糠口袋”。上铺婴儿褥垫。摇车档头扁圆形,用红布缝就,挂古钱或其它象征吉祥之物。出生孩子满月,便命名,大都按本民族的心理习惯起名。蒙古族的名字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用勇猛矫健的飞禽走兽命名,如嘎日迪( 凤凰)、布日古德(雄鹰)、义和巴日(大虎)、阿尔斯冷(狮子)等;2.以山、川、河、海命名,如敖拉(山)、哈达(山崖)、达赖(海)、木仁(江)等;3.寄托长辈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的祝愿命名,如乌力吉(吉祥)、巴雅尔(喜)、巴特尔(英雄)、宝音(福)、庆格乐(欢乐)等;4.为纪念并盼望孩子长寿,有的按婴儿出生时祖父的年龄命名,如那音太(八十)、义仁太( 九十),或直接用汉语,七十三、八十五等;5.以贵重的珍宝、坚硬的钢铁命名,如哈斯(玉)、塔娜(珍珠)、阿拉塔(金)、孟根(银) 、宝力道(钢)、特木尔(铁)、楚鲁(石头)等;6.以日月星辰命名,如那仁(太阳)、萨仁(月亮)、敖敦(星星)等;7.用姹紫嫣红的花草树木命名,如其其格(花)、那日苏(松树),或直用汉语,牡丹、海棠等;8.按出生年月份命名,如正月、三月、五月、六月、冬月、腊月等;9.还有藏、满名,如尼玛、占玛、道尔基、巴力吉、桑布、达瓦、塔其显、达青阿、朱荣阿等。
|